如今微博俨然成为了人们获取资讯的一个载体,而不是一个主观交流的载体。不管怎么说,微博的红利在逐渐消失,这个红利不是用户数量的红利消失,而是用户活跃度和关注度的红利在消失。
教大家做微商如何正确引流?
流量是任何商业的根基,社群也是如此,没有人参与和围观的社群都无法形成社群。微博生态的三大核心引擎:微博、公众号、朋友圈都在相继重创。朋友圈在经历一轮微商洗牌之后告别了微商式困扰,但最终难逃成为企业营销的核心阵地;公众号经历一轮大V封杀后,随着信息的爆炸和碎片化,订阅号的打开率已经不足5%;微博的尝鲜期已过,几乎每个人手上都有上百个群,信息更是看不过来。
很多做社群的伙伴都会有和我一样的感受,社群的获客越来越难做了,过去随便贴个二维码就好多人扫码进群,现在邀请人家进都未必都进,即便进了群但是都不参与互动,这是为什么呢?
咱们先来说下在微博做社群,流量的模型是什么?其实就是用户的社交时间占比、用户兴趣点、用户参与深度、内容体验、传播广度来决定的; 做微商如何正确引流?微博是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同时这个流量也是呈现双漏斗形的,不断的流进来,又不断的消失。每个人每天都在使用微博,但是如何抓住用户的时间和深度参与,则需要用优秀的内容吸引精准的用户,换句话来说,流量的获取方式有很多种,可以从头条、微博、百家、知乎过来,而微博应该是一个精准流量的聚集地。
如果我们想把社群做好,就要首先确保我们的内容体验很棒、用户很精准,这样的社群才是一个动态有生机的社群组织,显然,很多的伙伴的社群都是基于个人微博而打造或者粉丝有很多,但是没有在精准用户这块下功夫,导致用户参与度不够深入,最终让社群陷入僵死群、广告群、灌水群等等境地。
在获取流量这块,流量的获取早已不是过去那种靠烧钱就能堆积的,这个时代的流量是一个个的用户心智的获取,谁能用服务和个人品牌和用户持续互动、持续黏着,谁就拥有流量和话语体系。社群既是流量的入口,也是商业的爆发地,一切都需要社群玩家在凝聚了用户之智、团结了用户之力才会发挥社群的势能和形成商业接口。
再来说第二点,关于获取流量的方法。新时代的流量三驾马车分别是内容、场景、人格; 刚才说到,过去那一套获取流量的方法已经失效了,不单单是钱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了。我们做社群的人,不能把思维仅仅局限于微博或某一个行业,我觉得互联网上各个行业的发展和变异都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比如BAT们在搞新零售、人工智能、大数据、内容生态,这些和我们有关系吗?答案是有!
一、内容成为最低廉的引流方式
做微商如何正确引流?首先说明一点,内容已经成为获取流量最低廉的成本之一,作为社群玩家,在没有大流量支持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做的是在各个符合我们内容调性的内容平台去发布我们的内容,让更多用户主动连接到我们。
二、人格成为商业转化的加速器
在社群领域,因为很多人玩过之后发现社群不能长久,甚至变现都很费劲,都纷纷开始转行做培训、做在线教育去了,这是现状,也是机会,人格既然能这么快速的变现,说明人格也是最有潜力的流量获取渠道之一,比如上次吴京刚拍完战狼2就火了,在小鹅通做了一期分享,当时就有10万多人在线收听,如果我们做社群的人能把自己的社群打造成社群IP、把自己打造成个人品牌,变现还是难事吗?当自己成为一个公认的IP的时候,你就会变成流量黑洞,会有很多粉丝慕名而来,流量一大把!